由福建省區塊鏈發展促進會、福建省物聯網產業聯盟指導,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數字經濟背景下產教融合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福州成功舉行,來自全國50余所院校的領導、專家學者及行業專家共計100余人,濟濟一堂,共話產教融合創新發展。
7月24日,由福建省區塊鏈發展促進會、福建省物聯網產業聯盟指導,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數字經濟背景下產教融合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福州成功舉行,來自全國50余所院校的領導、專家學者及行業專家共計100余人,濟濟一堂,共話產教融合創新發展。
本次論壇舉行正值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之際,圍繞“創新驅動新變革 數字引領新格局”主題,本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全方位展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最新成果。隨著數字化進程加快,數字人才成為我國經濟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第一資源和核心驅動力,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新思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已經成為培育創新領軍人才、構筑數字產業發展堅實底座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召開“數字經濟背景下產教融合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對于充分發揮產教融合對數字經濟的支持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福建省區塊鏈發展促進會秘書長、福建省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委員劉正農,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繼欣,福建師范大學高級工程師、新大陸教育研究院院長張正球,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院長朱輝生、商學院院長孫愛軍,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程遠東,南通職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廖忠智在會上做精彩發言。

本次論壇由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李云梅主持,李校長表示,此次專家學者、行業大咖、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圍繞數字經濟、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希望大家不虛此行,實現學校和行業企業之間協同發展,共贏共生。

劉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數字人才隊伍是中國在新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行業協會一直密切關注著數字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致力于實現校行企資源有機結合和優化配置,與院校、企業共同培養更多元、更優秀、更契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數字經濟人才。相信此次會議一定能為數字經濟背景下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陳總表示,作為產教融合型企業,新大陸教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致力于和院校共同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目前已經在推動產教融合、促進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大量積極探索,希望通過本次會議,與各方共同探討產教融合新模式,增強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之間的聯系與協調,提高企業人才需求與高校人才供給的匹配度。
張院長以《產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為主題,引入產教融合模式與載體設計介紹,詳細解讀了新大陸教育構建的“5+N+M”省級發展格局,并對新大陸教育1+X+Y人培結構模型的邏輯思路與應用案例展開具體講解,張院長指出,通過打造人才、產業、雙創、資源為一體的創新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新大陸教育在服務院校人才培養和區域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朱院長和孫院長從高校視角出發,分別講述了各自院系產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朱院長首先介紹了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的基本情況與產教融合舉措,并展示了在“產教互融共同確定培養目標,產教互動共同構建培養體系、產教互補共同實施培養過程、產教互通共同評價培養質量”四位一體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下,學院取得的累累碩果。

孫院長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貿易經濟專業為例,圍繞該專業建設舉措、教學資源建設情況、師資建設情況展開介紹,他指出,該專業通過構建“多元師資、雙平臺、‘三位’聯動”產教融合實踐教學模式,創新了實踐育人的新路徑,加強了輻射示范作用。未來將遵循產教融合的立德樹人目標,建設產業、高校、企業、政府四方聯動的人才培養機制。

程校長分享了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基于新形勢下的產教融合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他介紹到,學校通過成立職教集團創新校企合作組織運行模式,與行業企業合作構建產教融合企業學院、共建實踐育人平臺,對專業體系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政行校企協同創新出成果,有效提高了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廖院長作題為《校、企、園產教融合新模式的探索與打造》的主題演講,圍繞江蘇(南通)數字技術產教融合公共實訓示范基地建設、運營、服務功能等展開全面介紹。她提到,該產教融合基地建立采用企業群、專業群、產業群“三群協同”的產教融合模式,真正打通了“高校與企業、人才與崗位、技術與需求”的鏈接渠道,成為高素質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庫。
隨著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數字人才隊伍成為中國在新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為本次數字經濟背景下產教融合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的承辦方,新大陸教育希望通過搭建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的平臺,實現各方協同發展,共同培養更多元、更優秀、更契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數字經濟人才,更好地落實國家產教融合戰略,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